- 杞
-
qĭㄑ〡ˇ〔《廣韻》墟里切, 上止, 溪。 〕1.木名。 杞柳。《詩‧鄭風‧將仲子》: “將 仲子 兮, 無踰我里, 無折我樹杞。”陸璣 疏: “杞, 柳屬也。”漢 張衡 《西京賦》: “周以金堤, 樹以柳杞。”2.木名。 枸杞。《左傳‧昭公十二年》: “我有圃, 生之杞乎!” 杜預 注: “杞, 世所謂枸杞也。”《山海經‧南山經》: “又東四百里, 曰 虖勺之山 , 其上多梓楠, 其下多荊杞。”郭璞 注: “杞, 苟杞也。”3.木名。 狗骨。《詩‧小雅‧南山有臺》: “南山有杞, 北山有李。”陸德明 釋文: “杞音起。《草木疏》: ‘其樹如樗, 一名狗骨。 ’”參見“ <<杞梓>> ”。4.古國名。 公元前十一世紀 周 封諸侯國。 相傳 武王 伐 紂 後, 封 夏禹 後代 東樓公 於 杞 , 稱 杞國 。 公元前四四五年滅於 楚 。 初在今 河南 杞縣 , 後遷至今 山東 安丘 東北。《論語‧八佾》: “ 夏 禮吾能言之, 杞不足徵也。”《史記‧陳杞世家》: “ 周武王 克 殷 紂 , 求 禹 之後, 得 東樓公 , 封之於 杞 。”5.姓。春秋 有 杞梁 。
Ханьюй Да Цыдянь. 1975—1993.